小時候,歷史教科書教我們,鄭成功「收復」台灣,是民族英雄,中國那邊更不用說了,鄭成功的故事可是台灣史上的大人物。但是長大後,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,找資料越來越方便,這時才看到許多清代的史料對鄭成功的評價都是說他開疆闢土,從沒有說他是「收復」台灣的,例如施琅於一六八三年克臺灣後,親自到「成功之廟」祭告說:「自同安侯入台,臺地始有居民,逮賜姓啓土,世爲嚴疆,莫可誰何」,稱讚鄭成功的開啓臺灣。一八七四年沈葆楨來台,獲准爲鄭成功賜諡建祠,從他的序言裡:「顧寰宇難容洛邑之頑民,向滄溟獨闢田橫之列島,奉故主正朔,墾荒裔山川,傳至子孫,納土內屬」,從這些文字裏,只看到讚賞鄭成功的「開闢」、「開墾」台灣的貢獻,絲毫看不出有「收復」這樣的意思。

事實上,清朝文獻裡,幾乎異口同聲都說台灣自古為化外之地,他們也清楚明白:「臺灣自古不屬中國」,直到康熙皇帝的時候,才正式納入中國版圖,難怪古人評價鄭成功對台灣的貢獻,向來也只繞著「開闢」二字,從沒有看到有哪位古人像中國共產黨現在這樣讚揚他「收復」台灣的

就連鄭成功自己評價對征台的目的與貢獻,也一樣把重點放在「開闢」一事。他在澎湖揮軍來台前,由於反對的人很多,特別向將士說明征台原因:「恐孤島(指金門、廈門)之難居,故冒波濤,欲闢不服之區(指臺灣),暫寄軍旅,養晦待時,非爲貪戀海外,茍延安樂」。以說明他只想把台灣當作暫時養兵之地,並不想久留台灣,藉以解除懷疑他想放棄「反清復明」者的疑慮。但是很值得注意的一點是,他說「欲闢不服之區」,而不是說要去「收復」台灣

鄭成功取下臺灣以後,於1661年6月頒制墾殖辦法、諭令「東都明京,開國立家,可爲萬世不拔基業,本藩已手闢草昧,與爾文武各官及各鎮大小將領官兵家眷聿來胥宇」,說明他自認對於取得臺灣的功績是「開國立家、手闢草昧」,重點也在「開闢」,而不是後人送給他的「收復臺灣」。

或許有人還不服氣,說鄭成功是中國人,所以台灣屬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鄭成功時代。可是請注意這個「開國立家」四個字,雖然征台之前,他向官兵解釋目的在「暫寄軍旅,養晦待時,非爲貪戀海外,茍延安樂」,並不想久留台灣,但其實他內心已經有建立「海外扶餘」的憧憬(稍後我們會討論到這個問題),開始有了「開國」的理念,因此稱台灣為「東都」,鄭經再改為「東寧」,也就有了後來的「東寧國」的稱號,尤其鄭經在答覆清朝的招降書裡,稱「自遷界以來,五省流離,萬里坵墟。是以不穀遠處海外,建國東寧,庶幾寢兵息民,相安無事。貴國尚未忘情於我,以致沿海之人,流亡失所,心竊憾之。更是以國與國相稱

1667年,滿清派遣總兵孔元章到臺灣見鄭經議和,鄭經回應:「臺灣遠在海外,非中國版圖,且先王在日,亦只差削髮二字,依朝鮮則可,先王之志不可墜」;認爲臺灣不屬中國,因此無須像投降滿清的人一樣還要削髮,表明台灣與中國根本不是一國的。

由於鄭經的堅持,清朝與鄭經先後計有十次議和,但從康熙十六年(1677年)第七次開始,已經允諾鄭經可以比照朝鮮事例,不薙髮、不投降,只要稱臣納貢就可以。清朝已經開始把台灣當作和朝鮮一樣地位的國家,「東寧國」的存在,已經是不容否認的。而且,清朝也認為台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,是從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才開始的,因此不能把鄭成功東渡當作台灣屬中國的依據。

arrow
arrow

    Tien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